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常用名词解析
1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2什么是“三全育人”?
答: 三全育人是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什么是“五育并举”?
答: 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本为本”?
答: 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
5什么是“四有”好老师?
答: “四有”好老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老师。
6什么是“四个引路人”?
答:四个引路人是指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7什么是“四个相统一”?
答: 四个相统一是指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8什么是“四个回归”?
答: 四个回归是指“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9什么是“四史教育”?
答:四史教育是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
10什么是“破五唯”?
答: 破五唯是指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11什么是“OBE理念”?
答: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是指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OBE 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成果为目标导向,以学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
12什么是“五大金课”?
答: 五大金课是指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
13什么是“两性一度”?
答:两性一度是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14什么是“双师双能型”教师?
答: 双师双能型教师是指具备“双师双能型”要求的应用型教师,即教师、工程师等资格兼具,教学能力、产学研能力兼备的教师。
15本科教育的“八个首先”指什么?
答:(1)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
(2)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
(3)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
(4)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
(5)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
(6)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
(7)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
(8)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16
16 “四新建设”指什么?
答: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17如何践行“课程思政”?
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8.什么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答:(1)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得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损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3)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不得通过课堂、论坛、讲座、信息网络及其他渠道发表、转发错误观点,或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不良信息。
(4)潜心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不得违反教学纪律,敷衍教学,或擅自从事影响教育教学本职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5)关心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要求学生从事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宜。
(6)坚持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不得与学生发生任何不正当关系,严禁任何形式的猥亵、性骚扰行为。
(7)遵守学术规范。严谨治学,力戒浮躁,潜心问道,勇于探索,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不得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或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8)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不得在招生、考试、推优、保研、就业及绩效考核、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9)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不得索要、收受学生及家长财物,不得参加由学生及家长付费的宴请、旅游、娱乐休闲等活动,或利用家长资源谋取私利。
(10)积极奉献社会。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树立正确义利观;不得假公济私,擅自利用学校名义或校名、校徽、专利、场所等资源谋取个人利益。
19 高校教师常用教学方法
答:(1)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对分课堂法
对分课堂(PAD,讲授-作业-讨论三个模块),展开的流程是根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基于三个模块可以灵活开展几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它传承了传统教学智慧,使讲授法与讨论法两者长短互补。
(3)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设计覆盖教学内容的项目并围绕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完成项目学习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素质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方法。
(4)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相关情境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或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从亲身体验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
(5)情境教学法
创设的情境可以有:创设现象情境,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创设“意外”情境,通过“意外教学”的方式,能够在教学中彰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设应用情境:结合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5)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基础,把学习过程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案例情境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和课后自学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自我导向式学习,也称为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PBT),突出特色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6)CBL教学法
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案例,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小组讨论,从而强化知识点的学习,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